以弗所书 4 - 基督身体的合一与成熟 (附应用注释)

以弗所书 4 - 基督身体的合一与成熟 (附应用注释)

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以弗所书 4


身体的合一

1 我为主作囚徒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要与你们所蒙的呼召相称。 2 凡事要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3 以和平彼此联系,竭力保持圣灵所赐的合一。 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位,正如你们蒙召,是为同有一个指望而蒙召, 5 一主,一信,一洗, 6 一上帝-就是万人之父,超越万有之上,贯通万有,在万有之中。 7 我们每个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每个人的恩赐。 8 所以有话说:

“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俘虏,

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

9 既说“他升上”,岂不是指他曾降到地底下吗? 10 那降下的,就是高升远超越诸天之上的,为要充满万有。 11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师, 12 为要装备圣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体, 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信仰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达到基督完全长成的身量。 14 这样,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邪说之风摇动,飘来飘去。 15 我们反而要用爱心说诚实话,各方面向着基督长进,连于元首基督, 16 靠着他全身都连接得紧凑,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旧我和新我

17 所以我这样说,且在主里郑重地说,你们行事为人,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而活。 18 他们心地昏昧,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而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 19 既然他们已经麻木,就放纵情欲,贪婪地行种种污秽的事。 20 但你们从基督学的不是这样。 21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因为真理就在耶稣里, 22 你们要脱去从前的行为,脱去旧我;这旧我是因私欲的迷惑而渐渐败坏的。 23 你们要把自己的心志更新, 24 并且穿上新我;这新我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从真理来的公义和圣洁。


新生活的守则

25 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每个人要与邻舍说诚实话,因为我们是互为肢体。 26 即使生气也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27 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28 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勤劳,亲手做正当的事,这样才可以把自己有的,分给有缺乏的人。 29 一句坏话也不可出口,只要随着需要说造就人的好话,让听见的人得益处。 30 不要使上帝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他的印记,等候得救赎的日子来到。 31 一切苦毒、愤怒、恼恨、嚷闹、毁谤,和一切的恶毒都要从你们中间除掉。 32 要仁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应用注释

4:1-6 保罗说:“只有一个身体”,意思是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这个身体是合一的。但合一不是自动发生的,我们必须努力去维持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常常导致分裂,但在教会里不应如此。我们应该不专注于分歧,而要牢记我们共有的信仰:一个身体、一个圣灵、一个盼望、一个主、一个信仰、一个洗礼、一个神。你是否学会欣赏与自己不同的弟兄姐妹?是否能看到他们不同的恩赐和观点有助于教会完成神的工作?我们应当学会喜悦于彼此的互补。

4:1-2 神拣选我们成为基督在地上的代表。基于这个事实,保罗劝勉我们活出与蒙召相称的生命——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这样的生命包括谦卑、温柔、忍耐、体谅和爱好和平。人们正在观察你的生活,他们能否在你身上看见基督?你是否活出了基督代表的样式?

4:2 没有人在地上是完全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别的基督徒身上学会接纳和爱,即使他们有软弱。当我们看见弟兄姐妹的缺点时,要用忍耐和温柔的态度对待他们。有些人的性格或行为可能让你觉得难以忍受,与其批评或挑剔,不如为他们祷告。更进一步的行动是花时间与他们相处,去理解、学习并建立关系。

4:3 建立合一是圣灵极重要的工作之一。圣灵会引导我们,但我们必须愿意被引导,并尽上自己的本分去持守和平。我们做这件事的方式是专注在神身上,而不是自己。

4:4-7 所有在基督里的人都属于一个身体,都在一个元首基督之下合一(参林前12:12-27)。每一位信徒都有神所赐的独特恩赐,用以建造整个身体。无论你有什么特别的恩赐,都要将它用在神的事工上。求神使用你的恩赐,使教会更加强壮。

4:6 神“在众人之上”代表祂至高掌权的能力(超越性);祂“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则指祂活跃地在世界和信徒生命中运行(内在性)。若有人只强调神的超越性,或只强调神的内在性,这样的神观都不完全。

4:8 诗篇68:18描绘神如同凯旋的君王,行进到城门,从战败之地得着贡品。保罗引用这段经文,表明基督借着十字架的受死和复活战胜了撒但。当基督升天时,祂将恩赐赐给教会,其中的一些恩赐保罗在4:11-13中会继续讲述。

4:9 “降到地底下的地方”可能是指:(1)地球本身(相较于天为较低);(2)坟墓;或(3)阴间(当时许多人认为死者灵魂在复活前安息于阴间)。无论如何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是:基督是整个宇宙的主,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没有人、没有事能隐藏在祂面前。祂降世为要救赎众人。

4:11-12 我们在基督里的合一并没有抹去我们的个性。圣灵赐给每位信徒不同的恩赐,为了建立教会。既然我们已经领受了这些恩赐,就应当使用它们。你是否属灵成熟,正在使用神所赐的恩赐?若你知道自己的恩赐,就寻找服事的机会。若你还不知道,就求神显明,或请教属灵的领袖和弟兄姐妹。当你逐渐认识自己的服事领域时,就要用这些恩赐去坚固并鼓励教会。

4:12-13 神给教会一项巨大的使命——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太28:18-20)。这包括传道、教导、医治、关怀、奉献、管理、建立等许多工作。若要我们单独去完成这使命,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神呼召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同工。有人擅长这方面,有人擅长那方面;我们合起来就能比任何一个人单独更完全地顺服神。我们常高估自己单独可以做到的事,也低估了群体合一能完成的事。作为基督的身体,我们可以合力成就远超我们所想之事,显出基督丰满的形象。

4:14-16 基督是真理(约14:6),而引导教会的圣灵也是真理的灵(约16:13)。相对地,撒但是说谎之人的父(约8:44)。身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必须委身于真理。这意味着我们的言语要诚实,我们的行为要反映基督的品格。为了完成基督交托的使命,我们必须总是以爱心说诚实话,不论这有多难、多不方便,或多令人不悦。

4:14 以弗所教会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异端教导的困扰。保罗早在他之前的探访中,就提醒以弗所的长老要提防这些异端(徒20:26-31)。这封信是在主后60年写的,他再次提出警告。后来,他也更严厉地劝勉在以弗所牧会的提摩太(提前1:3-6; 4:1-2; 6:20-21; 提后1:13-14; 2:14-26)。启示录记载,当时的以弗所教会仍然在分辨假使徒(启2:1-7)。

     我们应当拥有孩童般的信心,却要用成熟的辨识力来察验教导。警惕那些声称“我们说的其实是一样的”,或“所有宗教其实都在谈救赎”的人。新时代哲学和比较宗教学常常强调各种宗教之间的相似性。但这些相似并不能抹去信仰的根基。耶稣说:“信子的人有永生”(约3:36),而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神”。当我们的信仰受到挑战时,必须寻求帮助并认真学习,以便在真理上站立得稳。

4:15-16 我们怎样才能越来越像基督?有些基督徒不成长,是因为他们害怕一有错误或罪就会毁掉他们的见证;他们看到自己的软弱,也看到许多非信徒有更好的品格。于是他们试图靠自己成长,却收效甚微。基督设立教会,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彼此帮助、一起成长。当我们归属基督时,祂把我们连接在一个充满目的与爱的小群体中。如果有人跌倒,其余的人可以扶持、鼓励他重新走在神的道路上。如果有人犯罪,他可以在教会中得到恢复(加6:1)。不要试图孤单地过基督徒的生活。找到一个接纳你、愿意帮助你成长的教会。作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你能彰显祂的性情,并完成祂托付教会的使命。

4:15 保罗描述属灵成熟的一个特征就是“用爱心说诚实话”。这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难以做到。有些人擅长说真话,却常常忘记要有爱心;有些人很有爱心,却难以对别人说出痛苦的真话。若要建造教会,我们需要兼顾这两点。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教会中都能实践这一点,该能省去多少争端?当你和某位弟兄姐妹之间有问题时,不要去告诉别人,而要直接找他或她当面沟通,并“用爱心说诚实话”。

4:17-24 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应与非信徒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是“光明之子”(5:8)。保罗劝勉以弗所信徒,要舍弃他们从前罪恶的生活方式,专注于新的生命。这个新生命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倚靠圣灵的大能,从内心被更新。跟随基督是一生的过程。虽然我们有了新的生命本质,但并不表示我们一信主之后就能立刻思考所有正确的事或自然展现所有属神的态度。但如果我们持续聆听神的话语,就会不断地改变。回顾过去一年,你是否能看出自己在思想、态度与行为上有持续的进步?虽然改变可能缓慢,但信靠神,就会不断经历更新。

4:17 “凭虚妄的心行事”为人类自然的倾向——我们常常自以为聪明,却在思想上越走越远离神。知识的骄傲、推理的借口,常常成为人不愿亲近神或追求真理的障碍。不要感到惊讶,有人无法领会福音的奥秘。对那些心刚硬、倚靠自己理性的人而言,福音常显得愚拙。

4:22-24 当我们信主后,已经决定彻底丢弃从前的旧人——过去的罪恶和羞耻就如同旧衣服一样应当脱下、弃绝。接受基督的救恩(2:8-10)既是一个一次性的决定,也是一种每日持续的选择。我们不能再被旧的情欲和冲动所驱使,而要“穿上新人”,也就是采取新的生命态度、行为方式和属神的思维模式——这是圣灵赐下的新生命样式(参西3:5-15)。

4:25 说谎会破坏合一,因为它会制造冲突、摧毁信任、伤害关系,甚至引发教会内部的纷争和对立。我们应当用诚实和真理来建立关系。

4:26-27 圣经并没有说“不要生气”,但它教导我们必须妥善处理怒气,使怒气不至于控制我们。若随意发泄怒气,就会伤人、破坏关系;若把怒气压抑在心里,也会导致苦毒、腐蚀内心。保罗劝我们要尽快处理怒气,并用能建立关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固执地保留怒气,就是给魔鬼留了地步,使他有机会在我们中间播种纷争。你是否正对某人感到愤怒?你能采取哪些行动来修复你们的关系?别让一天结束之前还怀着怒气未处理。

4:28-32 若我们以不当的方式生活,就会使圣灵担忧。保罗警告我们,不可使用污秽的言语、心怀苦毒、滥用怒气、争吵、毁谤,以及怀着敌意去对待别人。相反地,我们要以宽恕和恩慈待人,正如神在基督里宽恕了我们一样。我们要把握每一个机会来鼓励别人。你的态度和行为,是使圣灵忧伤还是欢喜?要以爱心对待弟兄姐妹,正如神因爱差遣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而死。

4:30 圣灵的同在是我们属于神的印记和保证(参1:13-14)。我们若活得不讨神喜悦,就会使圣灵忧伤。圣灵不只是能力或感动,而是真实与我们同在、渴望引导我们活出圣洁生命的那一位。

4:32 耶稣在福音书中清楚教导了宽恕的律(参太6:14-15; 18:35; 可11:25);在主祷文中也提到:“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那些得罪我们的人”(路11:4)。神赦免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先宽恕别人,而是因为祂无限的怜悯。然而,若我们拒绝宽恕他人,就显示我们并没有真正与基督合一。耶稣甚至愿意宽恕那些钉祂十字架的人(路23:34)。当我们明白了神的怜悯,我们也会愿意效法祂。因为耶稣宽恕了我们,我们对别人的宽恕应该与世人的报复心形成强烈对比。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