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使徒行传 28
保罗在马耳他岛上
1 我们既已获救,才知道那岛名叫马耳他。 2 当地人非常友善地接待我们;因为正在下雨,天气又冷,他们就生了火欢迎我们众人。 3 那时,保罗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中,有一条毒蛇,因为热的缘故钻了出来,缠住他的手。 4 当地的人看见那毒蛇悬在他手上,就彼此说:“这人必是个凶手,虽然他从海里获救,天理仍不容他活着。” 5 保罗竟把那毒蛇甩在火里,并没有受伤。 6 当地的人想他快要肿起来,或是忽然倒下死了,但等了好久,见他没有什么异样,就转念说他是个神明。
7 离那地方不远有一些田产,是岛长部百流的。他接纳我们,尽情款待了我们三日。 8 当时,部百流的父亲卧病不起,患了热病和痢疾。保罗进去见他,为他祷告按手,治好了他。 9 从此,岛上其余的病人也都来,得了医治。 10 他们又多方面尊敬我们,到了开船的时候,又把我们所需用的东西送到船上。
保罗抵达罗马
11 过了三个月,我们上了亚历山大的船起航。这船以“宙斯双子”为记,是在那海岛过冬的。 12 我们到了叙拉古,停泊了三日; 13 又从那里起锚开船,来到利基翁。过了一天,起了南风,第二天就来到部丢利。 14 我们在那里遇见一些弟兄,他们请我们同住了七天。就这样,我们来到罗马。 15 那里的弟兄们一听见我们的消息,就到亚比乌市和三馆来迎接我们。保罗见了他们,就感谢上帝,越发壮胆。
16 我们进了罗马城,保罗蒙准和那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处。
保罗在罗马传道
17 过了三天,保罗请当地犹太人的领袖来。他们来了,保罗对他们说:“诸位弟兄,虽然我没有做什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矩,却在耶路撒冷被囚禁,交在罗马人的手里。 18 他们审问了我,有意要释放我,因为在我身上并没有该死的罪状。 19 但犹太人反对,我不得已只好上诉于凯撒,并不是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 20 为这缘故,我请你们来见我当面谈话,我原是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那位才被这铁链捆绑的。” 21 他们对他说:“我们并没有接到从犹太寄来有关于你的信,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向我们报告,或说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22 但我们愿意听听你的意见,因为我们知道这教门是到处遭人反对的。”
23 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就有许多人到他的住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向他们讲解这事,为上帝的国作证,并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劝导他们信从耶稣。 24 他所说的话,有的信,有的不信。 25 他们间彼此不合,就分散了;未散以先,保罗说了一句话:“圣灵藉以赛亚先知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对的。 26 他说:
‘你去对这百姓说:
你们听了又听,却不明白;
看了又看,却看不清。
27 因为这百姓的心麻木,
耳朵塞着,
眼睛闭着,
免得眼睛看见,
耳朵听见,
心里明白,回转过来,
我会医治他们。’
28 所以,你们当知道,上帝这救恩已经传给外邦人;他们会听的。”
30 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都接待, 31 放胆传讲上帝的国,并教导主耶稣基督的事,没有人禁止。
应用注释
28:1-2 马耳他岛位于西西里岛以南约60英里,拥有良好的港口,地理位置优越,适合作为贸易中转站。岛上的居民是腓尼基人的后裔。
28:3 神已经应许要保罗平安到达(27:23-25),因此他不会让任何事拦阻祂的仆人。那只咬住保罗的毒蛇未能伤害他,显示我们的生命掌握在神手中,要么继续,要么结束,都在祂美善的时间里。神对保罗还有工作要完成。
28:6 岛上的居民非常迷信,信奉多神教。他们看到保罗被毒蛇咬了却安然无恙,便以为他是神。这种误认也曾发生在14:11-18中。
28:7-8 即使是身为遇难的囚犯,保罗仍继续服事别人。他传讲的信息是认真的,待人充满怜悯。路加不断记载那些因保罗的事工而受感动的外邦人。这次旅程中,百夫长、马耳他总长以及许多其他人都受到影响。随着保罗和同伴沿途在各岛屿和城市间行进,福音的影响如火燎原般扩散。
28:15 罗马的信徒是如何得知福音的?这信息透过多种方式传到罗马。许多居住在罗马的犹太人会前往耶路撒冷参加宗教节期,有些人曾在五旬节时在场(2:10),相信了耶稣,并把福音带回罗马。在保罗抵达罗马前,他写给罗马人的书信已被当地信徒接收。
28:15 亚比乌市集是罗马南边约43英里的一个市镇,“三馆”位于南方约35英里。那里的“馆”是旅店,提供食物与住宿。那些基督徒前来迎接保罗并鼓励他,真是令人惊喜的接待!这些弟兄姊妹从未见过保罗,却张开双臂欢迎他。
28:17-20 保罗曾盼望能到罗马传福音,如今他确实到了——虽然带着锁链,经历船难和许多苦难。虽然他可能盼望的是一条更容易的道路,但他知道神已经大大赐福他,使他能见到罗马的信徒,并在这座大城中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传讲信息。正如罗马书8:28所说,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你也可以信靠神如此带领你——不一定舒适或安全,但必有机会完成祂交托的使命。
28:17 皇帝克劳第曾下令驱逐犹太人离开罗马(18:2),但显然这命令只是暂时的,因为犹太领袖又回到了罗马。
28:22 罗马人普遍反对基督徒,因为他们认为基督徒威胁了罗马秩序。基督徒只信一位神,而罗马人有许多神,包括将凯撒当作神。基督徒忠于比凯撒更高的权柄。
28:23 保罗使用旧约圣经来向犹太人解释耶稣就是弥赛亚,是神应许的成就。保罗数年前所写的《罗马书》也表明他在罗马与犹太人有持续的交流。你可以自己阅读旧约,会看到所有内容都指向神藉耶稣来拯救世界的计划。在读经时,聆听神的信息——悔改、赦免、恩典与爱。
28:30 保罗在罗马以被看守的状态住在自己租来的房子里达两年之久(28:16)。这位伟大的使徒和基督信仰的代言人无法自由行动、亲自进行传道,但他没有抱怨或灰心,而是尽其所能地服事神。他接待访客,讲道、教导和劝勉,同时写下被称为“监狱书信”的书信,包括《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立比书》,这些书信直到今日仍影响千万信徒。他也写了个人书信,如《腓利门书》。路加也在罗马陪伴保罗(提后4:11),提摩太(腓1:1;西1:1;门1:1)、推基古(弗6:21)、以巴弗提(腓4:18)、马可(西4:10)也曾来看他。此外,保罗还向全体禁卫军作见证(腓1:13),并继续与罗马信徒保持联系。如果你也处于负面或艰难的处境,寻找能让这环境被神使用的方式——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荣耀神、服事神。
28:30 传统认为保罗在罗马软禁两年后获释,并展开了第四次宣教旅程。这种看法有几个理由:(1)路加没有记载保罗在凯撒面前受审,而他通常写作很详尽;(2)控方有两年时间提出起诉,但期限可能已过;(3)保罗在《腓立比书》中暗示自己将获释并计划继续旅行;(4)保罗提过他想去的几个地方,而前三次宣教旅程中并未到达;(5)早期基督徒文献清楚提及保罗后续的旅行。
在获释期间,保罗可能继续广泛旅行,甚至可能到达西班牙(罗15:24,28),并回访希腊的教会。他在这段时间写下了《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之后,保罗可能再次被捕,很可能是在罗马,并在那里写下他最后一封信——《提摩太后书》。
28:31 使徒行传为何到此戛然而止?因为本书重点并非在保罗生平,而是福音的扩展,这一目标已经充分呈现。我们看到基督教从耶路撒冷的一小群门徒开始,扩展至整个罗马帝国的城市,最终到达帝国中心罗马。神似乎不认为需要再写一本书来记录保罗事工的延续或初代教会的历史。福音已在政治与经济中心扎根,将继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28:31 保罗的宣教旅程充满危险、痛苦和失望,但神总是在关键时刻通过天使、信徒和耶稣的显现来鼓励他。在一切事情上,神使用保罗来触及无数人的生命——不只是他那个时代,更通过他的书信,影响历世历代的信徒。因为新约中保罗的文字,我们有机会与这些见证人一同,继续传扬福音。
28:31《使徒行传》记载了初代教会的历史,描述了基督信仰如何向外扩展,触及耶路撒冷、安提阿、以弗所和罗马——当时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书中也呈现了许多神迹与信心英雄的见证,包括彼得、司提反、雅各和保罗。圣灵在人们生命中运行——无论是商人、旅人、奴隶、狱卒、教会领袖、男女、犹太人、外邦人、贫富各阶层。许多无名信徒在圣灵带领下,继续完成神的托付,用一个永不改变的信息改变世界:耶稣基督是所有求告祂者的主和救主。今天,我们可以成为这段历史的延续,将这信息带到世界各地,使更多人能听见并相信。路加最后以得胜的宣告结尾:“神国的道继续被传讲,毫无阻碍。”正如神在保罗身上显明的那样,耶稣基督救恩的信息是无法阻挡的。祂已经胜过世界,并将再来为万王之王。靠着圣灵的能力,神在我们里面和通过我们工作的作为,谁也无法阻挡!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