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罗马书 1
问候与祝愿
1 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蒙召为使徒,奉派传上帝的福音。 2 这福音是上帝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 3-4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神圣的灵说,因从死人中复活,用大能显明他是上帝的儿子。 5 我们从他蒙恩受了使徒的职分,为他的名在万国中使人因信而顺服, 6 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 7 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上帝所爱、蒙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给你们!
保罗有意访问罗马
8 首先,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上帝,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 9 我在他儿子的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上帝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 10 在我的祷告中常常恳求,或许照上帝的旨意,最终我能毫无阻碍地往你们那里去。 11 因为我迫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一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得以坚固, 12 也可以说,我在你们中间,因你我彼此的信心而同得安慰。 13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计划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拦阻。 14 无论是希腊人、未开化的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 15 所以愿意尽我的力量把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福音是上帝的大能
16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17 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人类的罪恶
18 原来,上帝的愤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压制真理的人。 19 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向他们显明。 20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然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了解看见,叫人无可推诿。 21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把他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想变为虚妄,无知的心昏暗了。 22 他们自以为聪明,反成了愚昧, 23 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仿照必朽坏的人、飞禽、走兽、爬虫的形像。
24 所以,上帝任凭他们随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羞辱自己的身体。 25 他们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
26 因此,上帝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他们的女人把自然的关系变成违反自然的; 27 男人也是如此,放弃了和女人自然的关系,欲火攻心,男的和男的彼此贪恋,行可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逆性行为当得的报应。
28 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扭曲的心,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29 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纷争、诡诈、毒恨,又是毁谤的、 30 说人坏话的、怨恨上帝的、侮辱人的、狂傲的、自夸的、制造是非的、忤逆父母的、 31 顽梗不化的、言而无信的、无情无义的、不怜悯人的。 32 他们虽知道上帝判定做这样事的人是该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做,还赞同别人去做。
应用注释
1:1 保罗写信给罗马的教会。当时,他与其他教会领袖——雅各和彼得——都尚未到过罗马。罗马教会很可能是由那些在五旬节到耶路撒冷的信徒(见使徒行传 2:10),以及一些在别处听到福音后带回罗马的人(如百基拉和亚居拉,见使徒行传 18:2;罗马书 16:3-5)所建立。保罗在哥林多事奉期间写了这封信(第三次宣教旅程结束前,正准备返回耶路撒冷,见使徒行传 20:2-3;罗马书 15:25),目的是鼓励信徒并表达他渴望前往罗马探望他们(在三年内他确实成行了)。当时罗马教会尚无新约圣经,因为福音书还未成文流通。因此,这封信可能是罗马信徒所看到的第一篇基督教文献。保罗写信的对象包括犹太和外邦信徒,这是对基督教信仰的系统阐述。
1:1 保罗原是虔诚的犹太人,起初迫害基督徒,但后来成为信徒,神使用他把福音传遍世界。虽然他曾被囚禁,保罗最终确实在罗马传道(见使徒行传 28 章),可能甚至向凯撒传福音。
1:1 保罗谦卑地称自己为“基督耶稣的仆人”和“使徒”(被差遣的人)。对一个罗马公民来说,选择成为仆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保罗甘心完全倚靠并顺服他所爱的主。你对基督的态度如何?当我们事奉并顺服耶稣时,我们就成为有用的仆人,能完成祂的重要工作。顺服从弃绝其他主开始,认同耶稣,寻求祂的旨意,并按此而行,主动拒绝一切与祂冲突的利益。
1:2 关于耶稣基督福音的预言可以在以下经文中找到:创世记 12:3;诗篇 16:10;40:6-10;118:22;以赛亚书 11:1-16;撒迦利亚书 9:9-11;12:10;玛拉基书 4:1-6。
1:3-5 保罗简要总结耶稣基督的福音:(1)祂按人性降生;(2)祂出自犹太大卫王族;(3)祂死而复活;(4)祂为我们开启了神恩典与慈爱的通道。《罗马书》将在之后进一步阐述这些主题。
1:3-4 保罗宣告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应许的弥赛亚,也是复活的主。称耶稣为大卫的后裔,强调祂确实应验了旧约预言弥赛亚将出自大卫家。这一信仰声明显示出保罗完全认同圣经和其他使徒的教导。
1:5 基督徒既有荣耀的特权,也肩负重责。保罗和使徒们得着分享福音的特权——赦罪与新生命的信息。保罗视此为恩赐,但这特权也带来传播福音的责任。他明白这关乎生死。我们信主后,罪得赦免,并开始与主同行的新生命,同时也得着从神而来的使命——向世人作见证。不论神是否呼召你去远方传道,祂确实呼召我们每一个信徒在本地为基督作见证,你可以向家人、邻舍活出新生命的见证。
1:6-7 保罗指出,凡成为基督徒的人,都是蒙耶稣基督召唤的:(1)成为神家中的一员;(2)成为属神的圣洁子民,为祂而分别为圣。成为基督徒,就是经历最伟大的爱与承受最宝贵的产业。既然神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就让我们努力活出祂圣洁的子民身份。
1:6 犹太人和基督徒都反对罗马的拜偶像宗教,因此罗马官员常将他们混为一谈。特别是罗马教会可能最初由犹太背景的信徒所建立(曾参加耶路撒冷五旬节的人,见使徒行传 2:1-47)。到保罗写信时,已有许多外邦人加入教会。犹太人与外邦人都需要了解犹太教与基督信仰的关系。
1:7 罗马是罗马帝国的首都,统治范围遍及欧洲大部、北非和中东。在新约时期,罗马正处于黄金时代,富裕、文学与艺术繁荣,是帝国的文化中心。罗马人对自己的历史与文化非常自豪,但他们的道德却极其败坏。他们崇拜许多异教神,甚至有些皇帝也被当作神来敬拜。与此相对,基督徒只信一位真神,并按照祂的圣洁标准生活。
基督信仰不仅与罗马人的骄傲冲突,也违背他们依靠军事力量的倾向。许多罗马人是实用主义者,认为只要达成目的,手段无所谓,甚至推崇武力解决一切问题。今天的基督徒也应时常记得,唯有神才是我们真正可靠的保障与拯救源泉,不要把安全寄托在政治或军事权力上。
1:8 保罗说“我借着耶稣基督感谢我的神”,强调耶稣是我们与神之间唯一的中保。神借着基督将爱与赦免赐给我们,我们也借着祂将感谢献给神(参提摩太前书 2:5)。
1:8 罗马信徒身处西方世界政治权力中心,因而特别引人注目。幸运的是,他们有良好的信仰声誉,他们坚强的信心传遍世界。人们谈论你的教会或宗派的信仰时,会说些什么?他们是否因你的榜样而得激励、造就与鼓舞?你是否需要作出某些改变,使你的信心成为别人的明灯?
1:9-10 当你持续为某事祷告,不要惊讶于神回应的方式。保罗祷告能去罗马教导信徒,结果他去了——但是作为囚犯(见使徒行传 28:16)。他祈求平安旅程,最后确实安全抵达——虽然过程中被捕、被打脸、遭遇船难,甚至被毒蛇咬。真诚祷告的人,神或许会应允,但也可能在应允前有一段考验与预备的时期,使你更有能力完成祂的旨意。
1:11-13 在罗马书开头几节中,保罗表达了他强烈渴望造访罗马,并说明神的主权阻止他一段时间内无法前往。保罗渴望成行与神暂时不许的结合,促成了这封信的写作。这封信深刻阐述了基督信仰,在之后的世代里帮助了无数信徒。也许你的一些祷告至今未蒙应允,甚至得到的是“不”或“尚未”。神可能正计划用你目前的情况去成就一些你无法预料的伟大事工。像保罗一样,先忠心完成眼前清楚的使命,不要被苦毒侵蚀,也不要因未得回应而烦恼。
1:13 到第三次宣教旅程结束时,保罗已走遍叙利亚、加拉太、亚西亚、马其顿与亚该亚。这些地区的教会主要由外邦信徒组成。
1:14 保罗所说的“希腊人和化外人”,“聪明人和愚拙人”,是指文化程度高和低的群体。他的责任是什么?自从大马士革路上遇见耶稣(见使徒行传 9 章)后,保罗的生命完全致力于向所有人传讲救恩的福音。保罗自知欠了耶稣这位救主的债,因此尽全力传扬福音,不分犹太或外邦,不分文化、社会、种族、经济地位。我们也同样欠主的债,因为祂为我们的罪受了惩罚。虽然我们无法偿还,但可以用感恩的生命为祂作见证,对人述说祂的爱。
1:15 保罗热切地想要传讲耶稣的福音。你是否也热切想要分享这好消息?还是害怕别人觉得你愚笨,羞于开口,或缺乏信心解释你的信仰?当我们真正明白耶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以及祂所赐给人的福分时,祂的爱会激励我们去传扬福音。求神重新点燃我们心中渴望跟随祂、传讲祂奇妙救恩的热情。
1:16 保罗不以福音为耻,因为他深信这是真理,即使面对希腊和罗马最聪明的头脑,也无可辩驳。福音是神的救恩计划,是拯救全人类的信息。当你为基督徒身份感到羞愧时,请记住福音的实质——它关乎神改变生命的能力。若专注于神的真实大能,而非自己的软弱,就能得着勇气,大胆见证信仰。
1:16 为什么耶稣的信息先传给犹太人?因为神从亚伯拉罕开始就拣选他们超过两千年(创世记 12:1-3)。神拣选犹太人并非因为他们配得,而是出于祂的慈爱与怜悯(申命记 7:7-8;9:4-6),并希望他们成为祂慈爱的榜样。神原本就计划藉着犹太人使弥赛亚——耶稣——降临世上。祂拣选他们并非偏袒,而是让他们将救恩的信息传给世界。
多年来,犹太人借着遵行律法、守节期、遵循道德规范而认识神。虽然他们常常忘记神的应许,也被管教,但仍拥有宝贵的属灵传承——相信独一真神。他们理应最准备好接受弥赛亚,也确实有些人如此行(见路加福音 2:25, 36-38),包括使徒与保罗等都是忠心的犹太人,他们认出耶稣是神赐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1:17 福音显明神如何公义,也显明祂如何慈爱地拯救世人,并使人得以进入永生。当我们信靠耶稣,神就恢复并修复我们与祂的关系。“本于信,以至于信”意味着我们从头到尾都因信称义。保罗引用哈巴谷书 2:4,说明我们若信靠神,就必得救,现在与将来都享有生命。
1:18–3:20 从罗马书 1:18 至 3:20,保罗论证:没有任何人靠自己努力或行为能在神面前称为义——不论是平民、罗马人,甚至是犹太人。全人类都因罪而当受神的定罪。
1:18-20 这几节回应一个常见质疑:“一位慈爱的神怎么会让人下地狱,尤其是那些从未听过耶稣的人?”保罗说,神藉着创造清楚向世人启示自己。然而人却拒绝这最基本的认知。自然界中的因果关系显明有造物主的存在,人心中也有神的道德律,但人故意压抑真理,为的是随己意而活。既知真理却弃绝,他们将承担忽视神启示的后果。
1:18-20 有人或许问:既然神可藉自然启示自己,那我们为何还需宣教士?答案包括:(1)虽然人知道神存在,但他们故意压抑真理,因此需要有人指出他们的罪,引导他们归向耶稣;(2)人虽知道神却不愿委身,需要宣教士以爱心劝导他们悔改;(3)宣教士指出拒绝神的危险后果;(4)宣教士帮助教会遵行主的大使命(马太福音 28:19-20);(5)最重要的是,人需要认识耶稣,并借着祂与神建立个人关系。
知道神存在还不够,人必须知道祂爱我们,并差遣祂儿子来彰显这爱(罗马书 5:8),也要学习如何接受神赦免之恩(参见 10:14-15)。
1:18 为什么神向罪人发怒?因为从亚当夏娃开始,神赐人自由选择跟随祂或偏行己路。但人傲慢地用谎言取代真理(1:25),拒绝神的自然启示。这就是罪。神圣洁完美,无法容忍罪。祂设定了人与神、人与人和睦共处的最佳生活方式。祂不容忍持续悖逆,但愿意除去人的罪,重建关系。若人不再顽梗,而是转向祂求救,就能得拯救。
1:19 是否有人能以“我不知道神”作为借口?圣经明确回答:不能。神已藉着创造启示自己。每一个人都要在神面前为自己的回应负责。不要争辩,也不要推托。将来在神审判的日子,任何借口都无法成立。若你尚未献上自己,今天就开始敬拜与归向祂吧。
1:20 大自然揭示的神是怎样的神?祂是有能力、有智慧、有秩序、美丽和伟大权能的神。这属于一般启示。而特别启示(圣经与耶稣的降世)则使我们认识神的爱、赦罪与永生的应许。神已慷慨地赐下多样的启示,使人有充分理由信靠祂。
1:20 虽然堕落使自然界的见证受到扭曲(见创世记 3:17-19),但神仍藉着受造物显明祂的神性与属性。保罗在罗马书 8:19-21 指出,自然界也渴望脱离罪的咒诅(参启示录 22:3)。
1:21-32 保罗清楚描述人类在罪中的下滑过程。首先,人拒绝真神,然后设想出自造的神观,接着陷入各种罪行:贪婪、恨恶、嫉妒、杀人、争吵、欺骗、恶毒、谗言。最终,他们不仅恨神,还鼓励他人一同犯罪。神并非主动推动人堕落,而是在他们持续拒绝时,允许他们照自己选择行事,自食其果。人一旦陷入堕落的漩涡,唯有基督能拯救他们脱离毁灭,引入救恩的道路。
1:21-23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拜偶像?拜偶像始于人拒绝已知的神。人不感谢、不顺服创造与维系生命的神,反而把自己当成宇宙中心,制造出反映自己私欲的“神”——可能是木偶,也可能是金钱、权力、地位、性,甚至是歪曲的“神”的形象。他们最终崇拜的是受造之物而非造物主。你是否有无法割舍的东西?是否有比跟随神更重要的优先级?你是否为梦想而愿意牺牲一切?避免拜偶像的方法,是让神的旨意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1:23 保罗说人敬拜人的样式或动物的偶像,故意以创世记的堕落故事用语描述他们的罪行(见创世记 3 章)。当我们敬拜受造物而非造物主时,就失去了按神形象所造的尊贵身份。
1:24-32 这些人拒绝神,神任凭他们随从私欲行恶。神通常不会强制我们放弃错的选择,但祂知道,若我们坚持犯罪,最终就会被罪奴役。表面上远离神好像自由,其实终成捆绑。远离神的自由,最终是最深的奴役——被罪控制。
1:25 人常相信那些能强化其自我中心的谎言。在现代社会,我们更要小心接收的信息。互联网、音乐、影视作品时常美化罪恶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我们要警惕这些对信仰的潜在腐蚀。神赐我们圣经作为真理的标准,要用圣经衡量其他一切观念。
1:26-27 神对性关系有祂创造的美好计划。祂既造我们,就对我们的一切(包括欲望)拥有主权。当我们承认祂为主,圣灵就会引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去爱。然而,罪常常扭曲神的美意,包括我们如何理解与使用性。有人认为只要不伤害别人,任何性行为都可以接受,其实这种想法是自欺欺人。性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因此必须严肃对待。圣经对性欲的限制和节制比对其他欲望都更严格。一个人或社会若拒绝神设定的性规范,正是其悖逆的明显标志。
1:26-27 在保罗的时代,同性性行为同样普遍。罗马法律允许,异教祭祀甚至以同性为仪式。许多奴隶被迫与主人发生同性关系。圣经清楚禁止同性行为(利未记 18:22),因这违背了神设立婚姻——一男一女的结合。如今社会甚至一些教会把同性行为视为个人选择,但人无法改变神的律法。即使某些人认为这些欲望天然无害,也不能说明它就是对的。神从不鼓励我们放纵一切欲望,而是要求我们节制违反祂心意的欲望。
若你有同性倾向,你可以靠神的恩典不去实行。有意识地避开那些激发诱惑的场所与活动,不要低估撒但的试探与持续犯罪带来的毁灭性。神会赦免性方面的罪,就如其他罪一样。神愿意接纳一切凭信而来的人,基督徒也应以爱心接纳他人,不论其背景如何。投靠神的怜悯与恩典,祈求祂带你脱离罪,进入自由与爱中。祷告、研经、参与属灵群体都能增强抵抗诱惑的力量。若你已陷入同性性行为,寻求敬虔可靠的基督徒辅导帮助你脱离困境。
1:32 这些人怎么知道神的公义要求他们死?因人都是按神形象造的,因此内心具备道德意识与良知。心理学家也承认,缺乏良知者属于极难治疗的严重人格障碍。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在作恶——只是他们不在乎。有些人甚至愿为放纵欲望而冒死。他们说:“我知道这不对,但我就是想要”,“我知道这危险,但我愿意冒险”。对这类人来说,违背神的律法、社会道德、常识或内心是他们所谓“刺激”的一部分。但他们心里明白,神的公义认定这样的罪当受死的刑罚(参 6:23)。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