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腓立比书 1
问候
1 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以及诸位监督和执事。 2 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给你们!
保罗为腓立比信徒祷告
3 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 4 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总是欢欢喜喜地祈求, 5 因为从第一天直到如今,你们都同心合意兴旺福音。 6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美好工作的,到了耶稣基督的日子必完成这工作。 7 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想法原是应当的,因为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中,在辩明并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蒙恩。 8 我以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想念你们众人,这是上帝可以为我作证的。 9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不断增长, 10 使你们能分辨是非,在基督的日子作真诚无可指责的人, 11更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仁义的果子,归荣耀称赞给上帝。
我活着就是基督
12 弟兄们,我要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反而使福音更兴旺, 13 以致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都知道我是为基督的缘故受捆锁的; 14 而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都因我受的捆锁而笃信不疑,越发放胆无所惧怕地传道。
15 有些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有些人是出于好意。 16 后者是出于爱心,知道我奉差遣是为福音辩护的。 17 前者传基督是出于自私,动机不纯,企图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 18 这又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如何,只要基督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
我还要欢喜, 19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的灵的帮助,终必使我得到释放。 20 这就是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能使我羞愧;反倒凡事坦然无惧,无论是生是死,总要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21 因为我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 22 但是,我在肉身活着,若能有工作的成果,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 23 我处在两难之间: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24 然而,我为你们肉身活着更加要紧。 25 既然我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留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一起存留,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 26 为了我再到你们那里时,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夸耀越发加增。
27 最重要的是:你们行事为人要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这样,无论我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都可以听到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福音的信仰齐心努力, 28 丝毫不怕敌人的威胁;以此证明他们会沉沦,你们会得救,这是出于上帝。 29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而且要为他受苦。 30 你们的争战,就与你们曾在我身上见过、现在所听到的是一样的。
应用注释
1:1 这是一封写给腓立比人的私人书信,不像以弗所书那样是为了普遍在众教会中流传。保罗写信是为了感谢他们在他有需要时对他的帮助,同时也想告诉他们,尽管他被囚并面临审判,他为何仍能充满喜乐。在这封充满鼓励的书信中,保罗劝勉腓立比人要谦卑、合一,并警告他们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1:1 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保罗主要在叙利亚的安提阿附近的城镇传道;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旅程,他的脚步走得更远,跨越小亚细亚,进入马其顿和希腊。腓立比就是他在马其顿所到的第一个城市之一。由于他所建立的新信徒群体相距遥远,保罗已无法亲自监督他们,于是便在圣灵的感动下写下像这封信一样的书信,教导和鼓励信徒。感谢神,保罗还有一群志愿同工(如提摩太、马可和以巴弗提),他们亲自送信,并常留在各地教会中教导和扶持信徒。
1:1 有关保罗的更多资料,可参见第1899页的人物简介;提摩太的人物简介可参见第2103页。
1:1 腓立比是罗马的殖民地,位于希腊北部(在保罗的时代被称为马其顿)。马其顿王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在公元前357年左右从古色雷斯手中夺取此城,扩建加强之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腓立比位于通往欧洲与亚洲的交通要道上,商业兴旺,对罗马极为忠诚。大约主后50年,保罗、西拉、提摩太和路加从小亚细亚横渡爱琴海,来到腓立比(使徒行传16:11-40)。当地教会以外邦信徒(非犹太人)为主,因为他们对旧约不熟悉,所以保罗在此书信中没有直接引用旧约经文。
1:1 初期教会由监督(长老或牧师)和执事来带领。监督的资格与职分详见提摩太前书3:1-7和提多书1:5-9。执事的资格与职分则记在提摩太前书3:8-13。
1:2 保罗在书信开头以“恩惠与平安”问安,并非提出什么新意,而是提醒信徒他们已拥有这份从神而来的永不耗尽的日常同在。在世人看重权力和财富的时候,恩惠与平安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正是神与人奇妙相交的方式。感谢神赐下恩典,使我们能在敌对福音的世界中生活,也赐下平安,使我们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1:4-5 大约十年前,保罗和同工们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到腓立比传福音,建立了这间教会。
1:4 保罗在书信中多次提到“喜乐”。他每逢祷告,总是带着喜乐和感恩提到腓立比人。他们帮助保罗,就是在帮助基督的工作。腓立比人乐意与保罗同工,无论神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愿意参与。当别人想起你时,他们心中会感到喜乐吗?你的善行是否能带给他们感恩和快乐?
1:5 当保罗称腓立比人为“同心合意兴旺福音”的伙伴时,正是想到他们曾在腓立比亲自帮助他,也在他下监时给予他经济上的支持。当我们以祷告、接待和奉献支持传道人、宣教士和布道者时,我们就成了他们传福音的同工。
1:6 神是我们救恩的发起者,也是在我们一生中不断更新改变我们的那一位,最终他会在我们与他面对面的时候完成这项工作。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始于基督耶稣为我们舍命;这工作在我们信主时继续进行;如今圣灵内住在我们心里,使我们每天更像基督。保罗所描述的,就是那从信主开始,直到永远与主同在的改变过程。
1:6 你是否有时觉得自己的属灵生命进展缓慢?当神开始一项工作,他必定完成!正如他在腓立比人身上的工作一样,他也必帮助你在恩典中成长,直到他在你生命中的工作完全。当你灰心时,要记得神绝不会放弃你。当你觉得自己不完全、不成熟,或因自己的不足而难过时,要想起神的应许和他的供应。不要让现在的不完全夺去你在基督里的喜乐,也不要因此停滞不前。
1:7-8 你是否曾怀念那些与你有美好回忆的朋友?保罗就是如此怀念腓立比的弟兄姊妹。他对他们的爱与挂念不仅仅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更是因为信徒在基督的爱里同得一份。当我们跟随基督,就成为神家的一员,也一同经历他爱的更新与改变。你是否也对其他基督徒——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有这样的深厚之爱?让基督对你的爱激励你,用耶稣的眼光去看待其他信徒,并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这份爱。
1:7 保罗提到“我所受的捆锁”,可能是指他在腓立比的监禁(使徒行传16:22-36)。在腓立比书1:13-14,他也提到自己在罗马的监禁。无论在何处,哪怕在监牢里,保罗都忠心传扬福音。当你因各种难处——无论大小——而感到属灵生命受阻时,记得保罗的激励榜样。
1:9 有时,影响别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为他们祷告。保罗为腓立比人祷告,求神使他们的爱心有根有基,合而为一。这爱要带来对基督更深的认识和属灵的洞察力(道德的分辨力)。这爱不是凭感觉,而是建基于基督为他们所成就的救恩。随着你在基督的爱中成长,你的心和你的思想也要一同成熟。你的爱心与洞察力是否在不断增长?
1:10 保罗为腓立比人祷告,求他们“能分辨是非”,也就是拥有分辨善恶、对错、重要或无关、健康或有害的能力。我们也当为自己求属灵的分辨力,好保持基督的眼光,看重真正重要的事。在每一个处境中,若能总是选择最美善的道路,将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祝福。常常思想哪些事物具有永恒的价值。(参见希伯来书5:14,也强调属灵的分辨力。)
1:10 “基督的日子”是指神藉着耶稣基督审判世界的那一日。我们该以基督随时可能再来的心态来度过每一天。如果你知道他明天就来,这会如何影响你今天的生活?
1:11 “仁义的果子”是指一切源自与神有正确关系而产生的品格。当我们真正爱基督,他就在我们生命中结出敬虔的果实。这仁义的果子不仅仅是对弟兄姊妹的善行,还包括在金钱处理、言语、家庭关系以及与各种人相处时的正直。(参见加拉太书5:22-23,列出了“圣灵的果子”。)
1:12-14 许多人在被囚时会变得苦毒或放弃,但保罗却看这是又一次传扬基督福音的机会。对保罗来说,环境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利用这些环境。他把困境变成机会,向看守他的罗马士兵传福音,并鼓励那些因害怕受逼迫而胆怯的信徒。我们虽然不在监牢里,但在生活中也常遇到让人灰心的时刻——犹豫不决、经济压力、家庭纷争、教会冲突或失业。我们在这些处境中的反应,正反映了我们真实的信仰。像保罗一样,在困境中寻找见证信仰的机会。无论情况是否好转,你的信心都会因此更加坚固。
1:12 过去的宣教士为了传福音,会毅然坐船前往异国他乡,心知此去再难重返故土。这一别,便是尘世的永别。虽然今天有了飞机、数字通讯和其他科技,跨国的分别已不再那么难以承受,但开拓福音工场仍需付出极高的代价。保罗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渴望人能藉着耶稣基督的福音得着永生。如今,拓荒进入属灵黑暗之地的使命仍需有人去承担——有人要去接触被忽略的群体,或是未得之民。为宣教士祷告,支持他们,甚至参与其中。
1:13 保罗为何会被罗马囚禁?当他访问耶路撒冷时,一些犹太人因他传福音而将他逮捕,但他以上诉该撒(罗马皇帝)来请求审判(使徒行传21:15–25:12)。随后,士兵护送他到罗马,软禁在家中,等待受审。此审判并非因他违反民事法律,而是因他宣扬基督的福音。那时罗马当局尚未视此为严重罪行,数年后,罗马才改变看法,极力要将基督教根除。保罗被软禁期间,仍享有一定的自由,可以接待访客,继续传道,并写下像腓立比书这样的书信。关于保罗在罗马的简要记录,见使徒行传28:11-31。所谓“全御营兵”是指“近卫兵”,即曾为罗马皇帝担任护卫的精英士兵。
1:14 我们不知道保罗在监狱里得了哪些特殊恩赐,但知道他把每个机会都用来传扬耶稣的福音。当我们在困境中为基督作见证,或忠心为他而活时,也能鼓励别人效法。愿你的生命成为别人的激励。
1:15-18 保罗展现了极其无私的态度。他知道有些人传道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趁他被囚之际,想要树立自己的地位。尽管这些传道人的动机不纯,保罗仍然为福音得以传扬而欢喜。有些基督徒事奉的动机并不正确,保罗并不赞同他们的动机,神也不会因此而称许,但只要福音得以传开,我们就应当欢喜。你是否曾对某些传道人的风格或方式心存论断?不妨重新思考:神是否借着他们带领人归向基督?
1:16-19 保罗本可以感到沮丧、灰心或失望,甚至沉溺于自怜和绝望之中。但他却认为自己的监禁是出于神的安排。事实上,神正是借着他在罗马的囚禁,将福音带到帝国的中心,并给他时间写下后来被收录在新约中的书信,成为我们今天的重要教导和鼓励。腓立比人的代祷和圣灵的帮助,使保罗能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困境。你是否也难以接受神给你的处境?是否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心存怨怼?虽然努力和学习能帮助我们进入新岗位或找到新工作,但有时神让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正是要我们在那里忠心服事。无论是真正的监狱,或是让你觉得受限的环境,神都要你在现今的岗位上,忠心喜乐地服事,直到他带领你进入下一阶段的使命。
1:19-21 这并不是保罗在罗马的最后一次囚禁,但他自己当时并不知道。等待审判期间,他明白自己可能被释放,也可能被处决。然而,他信靠基督,因为无论是生是死,基督都必拯救他。保罗的心愿是,无论在审判席上是否得自由,他都能勇敢为基督作见证,不至胆怯或羞愧。结果,他在这次被释放了,但约两三年后又再度被捕。
1:20-21 不信神的人认为,今生就是一切,因此自然会去追求世人所重视的:财富、名声、权力、享乐和地位。然而对保罗来说,活着就是要向人传讲基督,因为只有基督能使人从永恒的角度看待人生。保罗的生命目标是大胆为基督作见证,并且越来越像他。因此,他能够坦然说,死亡比活着更美好,因为他可以脱离世上的痛苦,亲眼见到基督(约翰一书3:2-3)。无论生死,他都愿将生命献给神。如果你还没有为死作好准备,你也就没有真正开始活。要确信你永恒的归宿,这样你就能无所畏惧地事奉,为真正有价值的事献上一生。
1:24 保罗之所以愿意活着,是因为他还有使命要为腓立比人和其他人服事。我们同样需要一个高于自我、超越满足自身需要的人生目标。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你的人生目的何在?
1:27 保罗鼓励信徒,在教会内外受到攻击时,要坚定地同心合意。他们需要有属灵的团结,思想一致。保罗可能联想到罗马军队的方阵——士兵肩并肩站立,作为一个整体来战斗。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会常常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内斗上,而不是联合起来对抗真正的敌人。一个勇敢的教会需要抵挡内讧,持守同心事奉基督的共同目标。
1:29 保罗把为基督受苦看作是一种特权。我们天然并不会觉得受苦是特权,然而,当我们因忠心代表基督而受苦时,我们的信息和榜样会带来美好的影响。受苦还能带来以下益处:(1) 使我们不再只顾地上的安逸,(2) 使信仰表面的信徒被淘汰,(3) 坚固那些坚持到底的信徒,(4) 为后来的信徒树立榜样。当我们因信仰受苦,并不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反而常常正是我们忠心的明证。信靠神,相信他有他的美意。保罗和其他使徒都把能在受苦上与基督认同,看作极高的荣耀(见使徒行传5:41)。让苦难成为你品格成长和更亲近救主的机会,不要因此生出怨恨,也不要被其压垮。
1:30 保罗一生都为传扬福音而受苦(见哥林多后书11:23-27,列出了保罗所受的许多苦难)。像腓立比人一样,我们也在这场属灵争战中,面对一切贬低基督救恩信息的势力。所有真正的信徒都同属一个战线,为共同的使命而战。
保罗从不鼓励基督徒主动去寻求受苦,好像受苦本身就是美德。然而,我们不应忘记那些正在受苦的人。如果你有充足的食物,就与人分享;如果你掌握权力,就致力于公义与怜悯;如果你富有,就慷慨地帮助贫穷的人。当生活安逸时,也要甘心承担别人所受的痛苦,想办法去帮助他们,让世人看见福音的真实。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