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马可福音 6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
1 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他。 2 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导人。众人听见,就很惊奇,说:“这人哪来这本事呢?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3 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他姊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他们就厌弃他。 4 耶稣对他们说:“先知除了在本乡、本族和自己的家之外,没有不被尊敬的。” 5 耶稣在那里不能行什么异能,不过为几个病人按手,治好他们。 6 他也诧异他们不信。
耶稣差遣十二使徒
耶稣走遍周围乡村教导人。 7 他叫了十二个使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灵, 8 并且吩咐他们:途中不要带食物和行囊,腰袋里也不要带钱,除了手杖以外,什么都不要带; 9 只要穿鞋子,也不要穿两件内衣。 10 他又对他们说:“你们无论到何处,进哪家,就住在哪里,直到离开那地方。 11 若有什么地方的人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你们离开那里的时候,要跺掉你们脚上的尘土,证明他们的不是。” 12使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 13 又赶出许多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
施洗约翰之死
14 耶稣的名声传开了,希律王也听见。有人说:“施洗的约翰从死人中复活了,因此才有这些异能在他里面运行。” 15 但别人说:“他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正如先知中的一位。” 16 希律听见却说:“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17 原来,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派人去抓了约翰,把他绑了在监狱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 18 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占有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法的。” 19 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 20 因为希律怕约翰,知道他是义人,是圣人,所以就保护他,虽然听了他的讲论十分困惑,仍然乐意听他。 21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宴席,请了大臣、千夫长和加利利的领袖。 22 他的女儿希罗底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很高兴。王就对女孩说:“无论你要什么,向我求,我都会给你”; 23 又对她多次起誓说:“无论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家的一半,我也会给你。” 24 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 25 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刻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26 王就很忧愁,然而因他所发的誓,又因同席的人,不愿食言, 27 就立刻派一个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卫兵就去,在监狱里斩了约翰, 28 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那女孩,她就给她母亲。 29约翰的门徒听到了,就来把他的尸体领去,放在坟墓里。
耶稣使五千人吃饱
30 使徒们聚集到耶稣那里,把一切所做的事、所传的道全告诉他。 31 他就说:“你们来,同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 32 他们就坐船,私下往荒野的地方去。 33 众人看见他们走了,有许多认识他们的,就从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里,比他们先赶到了。 34 耶稣出来,见有一大群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始教导他们许多事。 35 天已经很晚,门徒进前来,说:“这地方偏僻,而且天已经很晚了, 36 请叫众人散去,他们好往四面的乡镇村庄去,自己买些东西吃。” 37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对他说:“我们要拿两百个银币去买饼给他们吃吗?” 38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去看看。”他们知道后就说:“有五个,还有两条鱼。” 39 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组一组地坐在青草地上。 40 众人就一群一群地坐下,有一百的,有五十的。 41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和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 42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 43门徒把饼和鱼的碎屑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44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
耶稣在海上行走
45 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对岸,到伯赛大去,等他叫众人散去。 46 他辞别了他们,就往山上去祷告。 47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稣独自在岸上。 48 他看见门徒因风不顺,摇橹很苦。天快亮的时候,他在海面上走,往他们那里去,想要超过他们。 49 但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以为是鬼怪,就喊叫起来; 50 因为他们都看见了他,甚为惊慌。耶稣连忙对他们说:“放心!是我,不要怕!” 51 于是他到他们那里,一上船,风就停了;他们心里十分惊奇。 52 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
治好革尼撒勒的病人
53 他们渡过了海,在革尼撒勒靠岸,泊了船, 54 他们一下来,众人立刻认出是耶稣, 55 就跑遍那整个地区,听到他在哪里,就把有病的人用褥子抬到哪里。 56 耶稣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里、或乡间,他们都把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稣让他们摸一摸他的衣裳繸子,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应用注释
6:4 耶稣说,先知在本地是不得尊敬的。但这并不表示他的工作就不重要。许多为神服事的领袖和工人都会在自己家乡受到像耶稣那样的轻视。一个人不需要受到尊重或荣耀,也可以为神所用。如果你的朋友、邻居或家人不尊重你在基督里的服事,祷告求神使这些拒绝能坚固你的信心,并激励你继续全心事奉神。
6:5 耶稣本可以在拿撒勒行更大的神迹,但因人们的骄傲和不信,他选择不这样做。他所行的神迹在百姓中效果甚微,因为他们不接受他的讯息,也不相信他来自神。因此,耶稣转向别处,寻找那些愿意回应他神迹和信息的人。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对耶稣的反应。即使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他话语的真实性,仍有些人不愿信他。我们应当祈求神带领我们去寻找那些愿意聆听耶稣的人。
6:7 门徒被两个一组地差遣出去。单独行动虽然可以覆盖更广的地区,但这并不是耶稣的计划,这也符合犹太人两个见证人的传统(申命记17:6)。两人同行的优点有:(1) 彼此可以互相坚固和鼓励;(2) 被拒绝时能带来安慰;(3) 能互相辨别,减少错误;(4) 能互相激励,避免懒散或冷漠。我们的力量来自神,但他常借着团队合作满足我们的需要。你在服事耶稣时,不要独自一人行事。
6:8-9 马可记载耶稣吩咐门徒除了手杖之外不要带任何东西,而马太和路加则记载耶稣叫他们不要带手杖。一个解释是,马太和路加指的是用来防身的棍棒,而马可指的是牧羊杖。无论如何,三卷福音书的重点一致——门徒要立刻出发,不做繁复准备,也不带多余物品,要信靠神的供应而非自己的资源。
6:11 敬虔的犹太人在经过外邦城市或地区后会抖落脚上的尘土,以表示他们与外邦人的影响和行为分别开来。当门徒离开一个拒绝耶稣的犹太城镇时,抖落脚尘是一个鲜明的象征,表示他们与那些拒绝耶稣和他信息的人保持分别。耶稣清楚说明,凡听到福音的人都要对自己的回应负责。只要门徒忠心且清楚地传讲信息,他们就不需要为他人拒绝而感到自责。我们不需为别人拒绝基督的救恩信息负责,但我们有责任清楚并忠心地传福音。
6:14-15 希律和许多人一样,都在猜测耶稣到底是谁。无法接受耶稣是神之子的宣称,很多人就编造解释来说明他的能力和权柄。希律认为耶稣是施洗约翰复活了,而熟悉旧约的人则认为他是以利亚(玛拉基书4:5)。也有人认为耶稣是一位像摩西、以赛亚、耶利米那样的教导先知。今天,人们仍需决定他们对耶稣的看法。有些人以为只要把耶稣定位为先知、教师、好人,就能削弱他对他们生命的权柄。但他们的想法并不会改变耶稣真正的身份。
6:17-19 巴勒斯坦被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统治者。希律安提帕(福音书中称“希律”)统治加利利,他的兄弟是希律腓力。腓力的妻子是希罗底,但她离开丈夫嫁给了希律安提帕。当施洗约翰责备他们犯了奸淫罪时,希罗底就策划要杀他。她不是去除自己的罪,而是要除去指出她罪行的人。宗教领袖们对待耶稣也是如此。他们都因所受的责备而寻求报复,而非谦卑悔改。
6:18 今天,基督徒面对的是一个道德妥协的世界。世俗的权力依照多数人的意见来设立标准,而基督徒的标准始于并止于神的话语。为了忠于神的话,我们必须勇敢站出来反对道德上的错误。负责任的基督徒必须明智地选择要参与的争战。从祷告求智慧开始,再求勇气。一旦决定要为主争战,就要像忠心的神仆一样说话和行事。带着信心作见证,用爱心胜过一切。向这个妥协的世界展现一点施洗约翰的坚定、勇气和信心。
6:19-29 希律在妻子和顾问的压力下逮捕了施洗约翰。虽然他尊重约翰的正直,但为了取悦希罗底,并且为了履行当众所发的一个愚昧誓言,他最终还是杀了约翰。为了面子而行恶,暴露了一个人真实的内心。
6:22-23 作为受罗马控制的地方统治者,希律并没有真正的王国可以分给别人。他说要把“国的一半”给希罗底的女儿,其实只是表示愿意满足她的任何愿望。当她提出要施洗约翰的头时,若希律当众拒绝,就会极度丢脸。言语的力量极大,可能导致极深的罪恶,因此我们应极其谨慎地使用我们的言语。
6:30 马可在这里及3:14使用“使徒”这个词。“使徒”意为“被差遣的人”——通常是指被授权的使者或传道者。耶稣复活后,这个词成为他十二门徒的正式称号(使徒行传1:25-26;以弗所书2:20)。
6:31 当门徒完成他们的任务回来后,耶稣带他们离开去休息。为神工作非常重要,但耶稣也知道,要有效地服事,就必须有定期的休息和更新。
6:34 这群人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可怜。羊容易四散,若无牧人,就面临极大的危险。但耶稣是好牧人,他可以引导他们、教导他们、使他们不偏离神。(参见诗篇23篇;以赛亚书40:11;以西结书34:5-31;约翰福音10:11-16中关于好牧人的描写。)
6:37-42 当耶稣要求门徒为五千人提供食物时,他们非常惊讶,说喂饱这么多人要花上一大笔钱。当神交给你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时,你会如何回应?在我们看来不可能的情形,其实正是神施行作为的机会。门徒尽了力收集可用的食物,并把群众组织好。随后在祷告中,神行了神迹。当我们面对似乎无法完成的任务时,要尽力而为,并求神做成其余的事。他也许就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6:37-42 耶稣为什么要费心喂饱这些人呢?他完全可以让他们各自回家。但耶稣不会忽略人的需要。他关心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属灵的,也包括肉体的。
我们也应反思为何教会对“你们给他们吃吧”这命令反应如此淡漠。耶稣对这群饥饿百姓的怜悯在四卷福音书中都有记载。对那些极度饥饿的人来说,最能显明神爱的方式之一就是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在我们努力帮助人们得着全人的复原时,必须记得每个人都有属灵和属肉体的需要。我们若忽视肉体的需要,就难以有效地服事属灵的需要。(参见雅各书2:14-17)
6:41 耶稣喂饱众人的过程是拿起饼,祝谢,掰开,分给众人。这四个步骤构成了圣餐的基础,教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遵守圣餐(参见14:22;马太福音14:19;26:26)。犹太人认得这些饼是神在旷野中供给以色列人的神迹象征,因此门徒和群众都清楚这是神迹。正如耶稣能喂饱人群,他的能力今天仍不断供应我们的需要。每当我们领受圣餐时,就凭信心再次遇见他。
6:49-50 门徒非常害怕,但耶稣的出现使他们平静下来。当你经历恐惧时,是试图自己面对,还是让耶稣来帮助你?在恐惧和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确信耶稣永远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28:20)。意识到他的同在就是胜过恐惧的良方。
6:52 门徒不愿意相信,也许是因为:(1) 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人——耶稣竟是神的儿子;(2) 他们不敢相信弥赛亚会拣选他们作门徒;(3) 他们仍未明白耶稣来世上的真正目的。他们的不信表现为误解。即使亲眼看见耶稣喂饱五千人,他们仍无法迈出信心的最后一步,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若他们相信,就不会对耶稣能在水面上行走感到惊奇。
你的心是向耶稣刚硬,还是柔软呢?即使是基督徒,也可能对耶稣的话刚硬。我们可以熟悉他的道,也可以惊叹他在别人生命中的作为,但却不愿相信他会在我们困难时帮助我们。这种反应不是不信,而是顽固地拒绝承认耶稣能帮助我们。相反地,“你们要放心”,相信他与你同在、站在你这一边(6:50)。
6:53 革尼撒勒是加利利海西岸一块肥沃的小平原。耶稣的家乡迦百农就在这平原的北缘附近,不远的地方。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