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13 - 天国的比喻 (附应用注释)

马太福音 13 - 天国的比喻 (附应用注释)

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马太福音 13


撒种的比喻

1 就在那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 2 有一大群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好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 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了许多话。他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4 他撒的时候,有的落在路旁,飞鸟来把它们吃掉了。 5 有的落在土浅的石头地上,因为土不深,很快就长出苗来, 6 太阳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7 有的落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 8 又有的落在好土里,就结出果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9 有耳的,就应当听!”


用比喻的目的

10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 11 耶稣回答他们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让你们知道,不让他们知道。 12 凡有的,还要给他,让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13 我之所以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为

他们看却看不清,

听却听不见,也不明白。

14 在他们身上,正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

‘你们听了又听,却不明白,

看了又看,却看不清。

15 因为这百姓的心麻木,

耳朵发沉,

眼睛闭着,

免得眼睛看见,

耳朵听见,

心里明白,回转过来,

我会医治他们。’

16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得见;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得见。 17 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解释撒种的比喻

18 “所以,你们要听这撒种的比喻。 19 凡听见天国的道而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 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 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一旦为道遭受患难或迫害,立刻就跌倒。 22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忧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结不出果实。 23 撒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明白了,后来结了果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杂草的比喻

24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比人撒好种在田里, 25 在人睡觉的时候,他的仇敌来,把杂草撒在麦子里就走了。 26 到长苗吐穗的时候,杂草也显出来。 27 地主的仆人进前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哪里来的杂草呢?’ 28 主人回答他们:‘这是仇敌做的。’仆人对他说:‘你要我们去拔掉吗?’ 29 主人说:‘不必,恐怕拔杂草,也把麦子连根拔出来。 30 让这两样一起长,等到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会对收割的人说,先把杂草拔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把麦子收在我的仓里。’”


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

31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比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 32 它原比所有的种子都小,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以致天上的飞鸟来在它的枝上筑巢。”

33 他又对他们讲另一个比喻:“天国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放进三斗面里,直到全团都发起来。”


用比喻的原因

34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不用比喻,他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35 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

“我要开口说比喻,

说出从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

解释杂草的比喻

36 当时,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他的门徒进前来,说:“请把田间杂草的比喻讲给我们听。” 37 他回答:“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杂草就是那恶者之子, 39 撒杂草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代的终结,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40 正如把杂草拔出来用火焚烧,世代的终结也要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他的使者,把一切使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 42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要哀哭切齿了。 43 那时,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里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的,就应当听!”


藏宝和寻珠的比喻

44 “天国好比宝贝藏在地里,人发现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

45 “天国又好比商人寻找好的珍珠, 46 发现一颗贵重的珍珠,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下这颗珍珠。”


撒网的比喻

47 “天国又好比网撒在海里,聚拢各种鱼类, 48 网一满,人们就把它拉上岸,坐下来,拣好的收在桶里,不好的丢掉。 49 世代的终结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把恶人从义人中分别出来, 50 丢在火炉里,在那里要哀哭切齿了。”


新旧库藏

51 耶稣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对他说:“明白了。” 52 他对他们说:“凡文士学习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的主人从他库里拿出新的和旧的东西来。”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

53 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 54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导人,以致他们都很惊奇,说:“这人哪来这样的智慧和异能呢? 55 这不是那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兄弟们不是叫雅各、约瑟、西门、犹大吗? 56 他姊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他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呢?” 57 他们就厌弃他。耶稣对他们说:“先知除了在本乡和自己的家之外,没有不被尊敬的。” 58 耶稣因为他们不信,没有在那里行很多异能。


应用注释

13:1-52 本章中,马太记载了关于天国的几个比喻。耶稣对群众讲道时常使用比喻(13:34)。这些比喻通过熟悉的事物来解释属灵的真理,利用日常事物和人际关系作为类比。耶稣的比喻能引导愿意聆听的人发现真理,同时对那些懒惰或固执的人隐藏真理。对于诚心寻求的人,比喻中的真理是清楚的。我们在解释比喻时要谨慎,不要加上原本没有的意义。除非耶稣特别解释,每个比喻通常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13:8 这个比喻鼓励属灵的“农夫”——也就是那些教导、传讲并带领他人归主的人——继续努力,即使并非所有听众都会回应福音。农夫撒下好种子,但并非所有都发芽;即使发芽的植物,收成也不同。我们在忠心传讲神的话语时,若未看到立竿见影的果效,也不必灰心。信心无法强迫产生。教导他人认识神的福音并不遵循数学公式(例如播种四颗,发芽一颗的比例),而是圣灵藉着你的话语在他人心中行神迹。

13:9-10 人耳能听到许多声音,但属灵的理解需要更深层次的“聆听”。耶稣讲比喻并非为了向真心寻求者隐藏真理,因为那些愿意接受属灵真理的人能明白这些比喻。对其他人而言,这些只是带有道德意义的故事,却缺乏改变生命的能力。

13:12 耶稣说,当我们把所明白的真理好好应用,就会获得更多的领悟与理解;但当人拒绝耶稣时,内心的刚硬会使他们连原本少许的理解也失去。

13:22 虽然起初接受耶稣的话语并不困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因各种压力和诱惑而将祂排除在外。各种干扰使初信者无法深入神的话语,也失去从成熟信徒那里获得的引导与支持。忙碌、忧虑、以及对财富的渴望,会逐渐削弱神在我们生命中的优先地位,使我们无法结出真正有价值的果实。要警惕自己的时间安排与交往对象,并抵挡不断想获取更多物质的诱惑。你花在神和祂话语上的时间越多,就越能明白什么是真正有果效的生命。

13:23 四种土壤代表人对神话语的不同回应。人们的反应各异,是因为他们属灵的预备状态不同。有些心刚硬,有些信仰浅薄,有些被忧虑困扰,另一些则乐意接受。神的话在你生命中是否已经生根?你是属于哪一种土壤?

13:24-30 耶稣在13:36-43解释了这个比喻的意义。本章的所有比喻都教导我们关于神和祂国度的事。这些比喻帮助我们明白天国的真实样貌,而非我们想象中的模样。天国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神掌权的属灵领域,我们在其中分享祂的永生。当我们信靠耶稣为救主时,就进入了这个国度。

13:30 稗子和麦子在初长时看起来相似,直到收割时才容易区分。稗子(不信者)和麦子(信徒)如今必须共存于这个世界中。神容许不信者暂时存在,就如同农夫暂时容忍田中的稗子,以免连麦子也一同被拔起。到收割之时,稗子将被拔出并丢弃。神的收割——对所有人的审判——即将来临。我们要准备好自己,确保信心是真诚的。

13:31-32 芥菜种是农夫所种的最小种子。耶稣藉这个比喻说明天国虽从微小开始,却会成长为庞大的系统,结出丰盛的果效。

13:33 圣经其他地方常以酵象征邪恶或污秽,但此处则用酵来象征增长。虽然酵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发酵整团面团。天国起初虽小且不显眼,却将迅速扩展,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13:40-43 世界的末了,天使将把恶人和义人分开。如今的教会中也有真假信徒并存,但我们在判断上要小心,因为只有耶稣有资格做最终的区分。如果我们自作主张,可能会误伤那些“好植物”。更重要的是反省自己对神的回应,而不是分析别人的信仰状况。

13:42 耶稣常用“哀哭切齿”来形容未来的审判。“哀哭”代表悔恨和悲伤,“切齿”表达极度痛苦或焦虑。那些声称自己不在乎死后会如何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他们会因自私与对神的漠视而受到惩罚。

13:43 那些在神国中“发光如太阳”的人,与那些因不信而受罚的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比喻在《但以理书》12:3中也出现过。

13:44 天国比我们所拥有的任何事物都更有价值。一个人必须愿意舍弃一切才能得着它。那人在田地中偶然发现宝藏,虽然不是特意寻找,但当他发现之后,立刻认出其价值。虽然他为了那块田付出了一切,但宝藏本身却是免费随田得来的。天国如此宝贵,神却白白地将它赐给我们。

13:47-50 打鱼网的比喻与稗子与麦子的比喻意义相同。我们当顺服神,向他人传讲祂的恩典与良善,但无法决定谁属于天国、谁不属于。最终的分辨将在末日审判时由有资格的天使来完成。

13:52 凡明白神借旧约律法启示之真正目的的人,就拥有了一项宝藏。旧约指向耶稣这位弥赛亚,耶稣也一直强调旧约的权威与重要性。但那些理解耶稣关于天国教导的人,则得着双重的祝福。这是耶稣所揭示的新宝藏。旧的和新的教导都为信仰和日常生活提供实际的指引。而那些律法师却被旧观念困住,看不见新启示。他们期待的是伴随审判而来的将来国度;但耶稣教导的是,天国已经来到,而审判尚在未来。宗教领袖们盼望的是一个透过军事或政权建立的地上国度,却完全忽视了耶稣所带来的属灵国度。

13:55 耶稣家乡的居民自幼认识祂,也熟悉祂的家人,因此难以相信祂的信息。他们对耶稣太熟悉了,以致无法接受祂是一位先知,挑战他们面对不受欢迎的属灵真理。他们因被冒犯而拒绝聆听耶稣的信息,无法看穿他们所熟知的“人”外表,看见祂真实的身份。

13:57 耶稣并非第一位在家乡被拒绝的先知。耶利米也曾遭遇家乡人的拒绝,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反对他(参见《耶利米书》12:5-6)。

13:58 耶稣在家乡只行了很少的神迹,因为他们“不信”。不信使人看不见真理,也剥夺了他们的盼望。多么悲哀,这些人竟错过了他们一直在等待的弥赛亚。你目前处于信与不信之间的哪一边?若你看不到神在你周围的作为,可能是因为你正陷于刚硬与不信之中而不自知。不要以为自己全都明白了。求神打开你的眼睛,让你看见耶稣的真实;用信心的眼光注视祂。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