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17 - 登山显荣 (附应用注释)

马太福音 17 - 登山显荣 (附应用注释)

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马太福音 17


耶稣登山显荣

1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约翰,领他们悄悄地上了高山。 2 他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他的脸明亮如太阳,衣裳洁白如光。 3 忽然,有摩西和以利亚向他们显现,与耶稣说话。 4 彼得回应,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 ,一座为以利亚。” 5 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明亮的云彩遮盖他们,又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爱的。你们要听从他!” 6 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 7耶稣进前来,拍拍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 8 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独自一人。

9 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人中复活,你们不要把所看到的告诉人。” 10 门徒问耶稣:“那么,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11 耶稣回答:“以利亚的确要来,并要复兴万事; 12 可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不认识他,反倒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这样受他们的苦。” 13 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施洗的约翰。


治好被鬼附的孩子

14 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 15 说:“主啊,可怜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病很苦,屡次跌进火里,屡次跌进水里。 16 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17耶稣回答:“唉!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和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 18 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那时起,孩子就痊愈了。 19 门徒私下进前来问耶稣:“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 20 耶稣对他们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移到那边’,它也会移过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耶稣第二次预言受难和复活

22 他们聚集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23 他们要杀害他,第三天他要复活。”门徒就非常忧愁。


缴纳圣殿税

24 他们到了迦百农,收圣殿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老师不纳圣殿税吗?” 25 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对他说:“西门,你的意见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或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还是向外人呢?” 26 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了。 27 但恐怕触犯他们,你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会发现一个司塔特,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钱。”


应用注释

17:1-13 变像是一个异象,是王真正荣耀的短暂显现(16:27-28)。这是向三个门徒特别启示耶稣神性的时刻,也是神对耶稣过去所作之工和即将完成之工的确认。

17:3-5 摩西和以利亚是旧约中最伟大的两位先知。摩西代表律法或旧约,他撰写了摩西五经,并预言一位大先知将要来临(申命记18:15-19)。以利亚代表那些预告弥赛亚来临的先知(玛拉基书4:5-6)。摩西和以利亚与耶稣一同显现,确认了耶稣作为弥赛亚的使命——成全神的律法与先知的预言。正如神在西奈山的云中说话使摩西所传的律法得着权威(出埃及记19:9),在变像中神的声音也赐予耶稣话语的权威。

17:3 变像是天堂的预尝;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一起交谈。在神的国度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极其重要。人是有思想、情感和意见的个体,同时也是彼此联系的整体,通过全人的相交建立关系。友谊是关键。要花时间创造机会与他人交谈,美好的对话是通往永恒的操练。

17:4 彼得想为这三位伟人搭三座棚。他对耶稣的认知是正确的,但时机却错了。这是敬拜和赞美的时刻,而不是行动的时刻。他想要纪念这个时刻,但他更应该从中学习并继续前行。

17:5 耶稣不仅仅是伟大的领袖、好榜样、正面影响或伟大先知,他是神的儿子。当你明白这个深刻的真理,你唯一合适的回应就是敬拜他。今天,有些人把耶稣的教导当作宗教观点之一,但神说只要听从他。要把耶稣当作真理与引导的权威。

17:9 耶稣叫彼得、雅各和约翰不要告诉别人他们所看见的异象,直到他复活以后,因为他知道他们尚未完全明白,也无法解释不理解的事。他们的问题(17:10)暴露了他们的误解。他们虽然知道耶稣是弥赛亚,却还需更多学习才能理解他死亡和复活的意义。

17:10-13 根据玛拉基书4:5-6,旧约律法教师相信弥赛亚来临之前以利亚必须先来。耶稣所指的不是旧约的以利亚,而是施洗约翰。施洗约翰承接了以利亚的先知职分,勇敢地指责罪恶,尤其是政治和宗教领袖的不义行为,并引导众人归向神。

17:17-20 门徒无法赶出这个鬼,他们向耶稣询问原因。耶稣说他们的信心不够。是神的能力加上人的信心,才可以移除障碍、医治人心。芥菜种是门徒能想到的最小之物。耶稣说即使像芥菜种那样小或尚未成熟的信心也是足够的。也许门徒尝试用自己的能力赶鬼,而不是依靠神的能力。即使是微小的信心,在信靠神的能力下,也有极大潜能。如果我们感到软弱无力,应当反省自己的信心,看看是否真是倚靠神,而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来得结果。

17:17 门徒虽然得着医治的权柄,却尚未学会如何持续运用神的能力。耶稣常因宗教领袖的不信与冷漠而感到沮丧,这次他的门徒也反映出那样的态度。耶稣直接责备门徒,其目的是激发他们建立更大的信心。

17:20 耶稣责备门徒信心不足,强调信心在他们未来服事中的重要性。如果你面临像大山一样难以移动的问题,不要只看那座山,要转眼仰望耶稣,求他赐下更大的信心。如此你就能胜过面前的障碍。

17:22-23 耶稣再次预言自己的死(参见16:21);更重要的是,他也预言自己的复活。不幸的是,门徒只听见耶稣所说的前半段,因此感到沮丧。他们无法理解耶稣为何还要回到耶路撒冷,那里明明充满危险。

     门徒直到五旬节(使徒行传2章)才完全明白耶稣的死与复活的意义。他们不知道耶稣的死与复活会成就他的国度。我们不必因自己一时无法完全明白耶稣而懊恼。毕竟,门徒跟随耶稣三年,看过他的神迹,听过他的教导,仍然理解困难。尽管他们有疑问和困惑,他们仍然相信。我们也当如此。

17:24-27 彼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使耶稣和门徒陷入尴尬的境地。然而耶稣借此机会教导彼得认识他王的身份。正如君王自己不用纳税,也不向自己的家人征税一样,耶稣是王,他并不欠税。但为了不使不明白他身份的人跌倒,耶稣还是为自己和彼得预备了税银。虽然耶稣使鱼叼着钱出现,但彼得仍然需要亲自去钓那条鱼。最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神的供应,但他也可能要我们亲自参与这个过程。

17:24-27 作为神的子民,我们在地上是寄居者,因为我们真正的忠诚归属那位真正的王——耶稣。然而,我们仍须配合属世的权柄,做负责任的公民。一个国家的大使在异国遵守当地法律,是为了代表差派他来的君王。我们是基督的大使(哥林多后书5:20),你是否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一位好大使呢?

17:24 所有犹太男子都必须缴纳圣殿税,以维持圣殿运作(出埃及记30:11-16)。税吏会设立摊位来收税。只有马太记载了这个事件——也许因为他曾是税吏。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