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版本:和合本修订版(RCUVSS)
应用注释: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新国际版.NIV)
马太福音 21
荣入圣城
1 耶稣和门徒快到耶路撒冷,进了橄榄山的伯法其时,打发两个门徒, 2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会立刻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解开它们,牵到我这里来。 3 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们。’那人会立刻让你们牵来。” 4 这事发生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
5 “要对锡安的儿女说: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
谦和地骑着驴,
骑着小驴—驴的驹子。”
6 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做, 7 牵了驴和驴驹来,把他们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8 许许多多的人把自己的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 9 前呼后拥的人群喊着说:
“和散那归于大卫之子!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至高无上的,和散那!”
10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全城都惊动了,说:“这是谁?” 11众人说:“这是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的先知耶稣。”
洁净圣殿
12 耶稣进了圣殿,赶出圣殿里所有在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13 对他们说:“经上记着:
‘我的殿要称为祷告的殿,
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14 在圣殿里有盲人和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15 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圣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之子!”就很生气, 16 对他说:“这些人所喊的,你听到了吗?”耶稣对他们说:“听到了。经上说:‘你藉孩童和吃奶的口发出完全的赞美’,你们没有念过吗?” 17 于是他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过夜。
诅咒无花果树
18 早晨回城的时候,他饿了, 19 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到什么,只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立刻枯干了。 20 门徒看见了,惊讶地说:“无花果树怎么立刻枯干了呢?” 21 耶稣回答他们:“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我对无花果树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离开此地,投在海里!’也会实现。 22 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耶稣的权柄受到质问
23 耶稣进了圣殿,正教导人的时候,祭司长和百姓的长老来问他:“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24 耶稣回答他们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若告诉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25 约翰的洗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的’,他会对我们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26 若说‘从人间来的’,我们又怕众人,因为大家都认为约翰是先知。” 27 于是他们回答耶稣:“我们不知道。”耶稣也对他们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两个儿子的比喻
28 “有一件事,你们的意见如何?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孩子,今天到葡萄园里做工去。’ 29 他回答:‘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 30 他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父亲大人,我去’,却不去。 31 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照着父亲的意愿做了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上帝的国。 32 因为约翰到你们这里来指引你们走义路,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了他。你们看见了以后,还是不悔悟去信他。”
恶园户的比喻
33 “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一个家的主人开垦了一个葡萄园,四周围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榨酒池,盖了一座守望楼,租给园户,就出外远行去了。 34 收果子的时候快到了,他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 35 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了一个。 36 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对待他们。 37 最后他打发自己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说:‘他们会尊敬我的儿子。’ 38 可是,园户看见他儿子,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我们杀了他,占他的产业!’ 39 于是他们拿住他,把他扔出葡萄园外,杀了。 40 葡萄园的主人来的时候,要怎样处置那些园户呢?” 41 他们说:“要狠狠地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转租给那些按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42 耶稣对他们说:
“‘匠人所丢弃的石头
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这是主所做的,
在我们眼中看为奇妙。’
这段经文你们从来没有念过吗? 43 所以我告诉你们,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民。 44 谁跌在这石头上,一定会跌得粉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压得稀烂。”
45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 46 他们想要捉拿他,但是惧怕众人,因为众人认为他是先知。
应用注释
21:2-5 马太提到了一头驴和一只驴驹,而其他福音书只提到驴驹。这是同一个事件,但马太强调了撒迦利亚书 9:9 中提到的驴和驴驹的预言。他表明耶稣的举动应验了先知的话,从而再次表明耶稣确实是弥赛亚。当耶稣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时,他宣告了自己弥赛亚的王权,也表现出谦卑。从实际层面来说,让母驴陪伴未被骑过的驴驹第一次走在人群拥挤的道路上,是最好的引导方式。
21:8 马太福音记载百姓认出耶稣在地上的荣耀。耶稣谦卑地骑着驴驹作为和平之王进入城中,群众欢喜地跟随他。但几天后,另一个群众却因政治压力而抛弃他(马太福音 27:20-26)。我们在棕枝主日纪念这一事件,这一天应提醒我们不要只向基督献上表面的称颂。
21:12 这是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参见约翰福音 2:13-17)。商人和兑换银钱的人在圣殿外邦人院设摊,挤占了从各地前来敬拜上帝的外邦人空间。这些商人以高价售卖祭牲,剥削远道而来的敬拜者;兑换银钱的人则将外币换成圣殿专用的钱币——这是商人唯一接受的货币,他们常常欺骗不熟悉兑换率的外地人。他们在神殿中的商业行为妨碍了人敬拜神,这自然大大激怒了耶稣。任何妨碍人敬拜上帝的行为都应当制止。
21:19 耶稣咒诅无花果树,并不是鲁莽发怒,而是在演示一个寓言行动。耶稣表达了他对没有实质内容的宗教的不满。正如这棵无花果树远看茂盛,近看却毫无果实,圣殿也同样看似庄严,其祭祀和活动却因缺乏真诚敬拜而变得空洞(参见 21:43)。如果我们仅仅表面上有信仰,却不在生活中实践,就如同这棵无果的无花果树,最终枯干而死。真正的信心必会为神的国结出果实。(关于无花果树的更多信息,参见马可福音 11:13-25 的注释)
21:21 很多人对耶稣说的“若有信心不疑惑,连这座山也能挪开”感到疑惑。耶稣并不是教导信徒用祷告“施魔法”来随意移山。他是在强调门徒(包括我们)信心的不足。你正面临什么样的“山”呢?你向神倾诉了吗?什么能增强你的信心呢?
21:22 耶稣并非保证我们只要祈求并相信就能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我们祷告时,可以从圣灵那里得到智慧,但并不总是立刻获得医治或财富。有时并不会有身体上的拯救。神不会应允那些会伤害我们,或违背他本性与旨意的请求。耶稣的应许并不是一张空白支票。真正的门徒应知道如何正确祈求。若我们的请求与神国的原则一致,就更有可能实现。信心越强,我们的祷告就越能与神的旨意契合,而神也乐意垂听。
21:23-27 法利赛人质问耶稣权柄从何而来。如果耶稣说权柄来自神,他们就会指控他亵渎神;如果他说是凭自己,他们就会让群众认为法利赛人更有权柄。但耶稣用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回应他们,揭示了他们真正的动机。他们并不真想要答案,只是想陷害耶稣。耶稣表明,法利赛人只愿意接受符合他们自身利益和观点的真理。
21:25 关于施洗约翰的更多信息,请参见马太福音第 3 章和第 1797 页上的人物介绍。
21:29 你家中可能有成年的孩子,从小在教会长大,却后来拒绝耶稣。不要放弃他们,要继续用爱心和祷告扶持他们。他们的“不要”也许是走向信主旅程的第一步。
21:30 那个口头答应却不去做的儿子,代表当时以色列的许多人,特别是宗教领袖。他们口口声声要遵行神的旨意,实际却不断违背。他们是假冒为善,只是走形式。假装顺服神而内心远离他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神知道我们的真实动机。我们的行为必须与言语一致。
21:33-46 这个比喻的主要元素是:(1)园主——神;(2)葡萄园——以色列;(3)园户——犹太宗教领袖;(4)园主的仆人——忠于神、向以色列传道的先知和祭司;(5)儿子——耶稣;(6)别的园户——外邦人。耶稣在揭示宗教领袖要谋害他的阴谋。
21:37 为了用爱来感动我们,神最终差派了自己的儿子。耶稣完美的生命、真理的话语和牺牲的爱旨在唤起我们听从他、跟随他作主。如果我们忽视神这份恩典的礼物,就是拒绝神自己。
21:42 耶稣提到自己是“匠人所弃的石头”。虽然被许多同胞拒绝,他却成为他新建造的教会的房角石(参见使徒行传 4:11;彼得前书 2:7)。
21:44 耶稣用这石头的比喻来说明真理在人身上的不同影响,取决于人如何对待它(参见以赛亚书 8:14-15;28:16;但以理书 2:34,44-45)。有人会以它为根基,也有人会因它跌倒。在末日审判时,那些拒绝神国的人将被这石头粉碎。最终,耶稣基督,这块根基石,将成为击碎一切的石头。如今他向人赐下怜悯和赦免;而将来,他将施行审判。我们当趁现在选择他!
摘自与翻译《生命应用研读圣经》——第三版(新国际版)